大連21個新不銹鋼垃圾箱慘遭黑手
4月21日上午,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在事發現場張前路、虹港路路段幾個公交車站看到,有4個垃圾箱被人推倒,歪斜地躺在草地上,地磚也被撬起。被推倒的垃圾箱有的已嚴重變形,有的雖從正面看完好無損,但后蓋已經扭曲變形,人為破壞的跡象明顯。
據介紹,遭破壞的垃圾箱,外表是不銹鋼的,便于清洗,而且垃圾箱里面有鐵皮內膽,環衛工人清理垃圾時,只需把內膽拿出來,把垃圾倒入垃圾車里就可以,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垃圾箱周圍也可以保持清潔。“平時都沒有遇過破壞垃圾箱的情況,不知道為什么那天凌晨,卻有人大面積地破壞垃圾箱。”環衛工人吳阿姨告訴記者,這種垃圾箱全部采用不銹鋼可拆卸外殼,基座都是全部焊死在路面上的。
吳阿姨說,垃圾箱被推倒后,里面的垃圾外泄,造成二次污染,有些紙屑或者塑料袋會隨風飛揚,對于個別市民缺乏公德心的行為,環衛部門表示很無奈。
對此,環衛工人呼吁,專設的垃圾箱是為了方便市民丟垃圾,提供一個健康的休閑環境,廣大市民要提高文明素質,自覺愛護和正確使用環衛設施,一旦發現不文明行為應及時制止或立即報警。
猜測:推倒垃圾箱故意報復?
那么,對于垃圾箱被何人破壞?市民也有自己的看法。“虹港路路段每到清晨,數百名外來務工人員在該路段聚集攬活,每天這些人散去以后,遺棄大量各類垃圾,污染周邊環境。近期,城管執法人員加強了該路段管理執法,對擺攤攬活的務工人員進行了勸阻,對該路段的流動早餐車進行了取締,結果21日,該路段的垃圾箱就遭到破壞。”趙阿姨這樣推測,聽說是那些務工人員、賣早餐的人以為是環衛工人向城管投訴,于是推倒垃圾箱來報復。
趙阿姨的猜測得到不少市民的認可,趙阿姨表示,這個路段外來務工人員聚集現象還是挺嚴重的,年輕女子和小孩在該路段都繞著走。 聲音 公共設施保護折射城市文明程度。
垃圾箱作為城市的公用設施,是為廣大市民服務的,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個窗口,但是,有個別市民卻破壞果皮箱,讓垃圾桶“受傷”。在環衛部門加強管理的同時,還需每個市民共同參與管理。
除了垃圾桶之外,在辛寨子街道轄區,井蓋、站牌等公共設施也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公共設施的保護情況,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反映出市民的素質高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在享受著公共設施帶來的便利,而現實中,卻難以認真地去呵護每一件公共設施。
每個公民在生活中既有享受公共設施的權利,也有愛護公共設施的責任與義務。只有公民增強了文明意識,自覺愛護公共設施,發現不文明行為及時制止或報警,讓大家共同維護城市環境,才能讓我們的城市形象更加靚麗。 佟繼冬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李社生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