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社區如何處置這些餐廚垃圾把他們變為寶貝~~
再過十幾天,城陽區夏莊街道王家曹村社區南側的景觀河就要竣工,屆時再來這里,其顏值之高會讓很多人驚嘆。十幾年前,王家曹村的環境臟亂差程度在整個夏莊街道50個社區里出了名,可如今這個社區已經成為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017年年初,社區正式啟動了自己的餐余有機垃圾處理,居民只要將垃圾分類就可以得到現金獎勵,餐廚廢料就地變為優質氮肥供社區果蔬苗木種植使用。如今,社區干凈得已經讓垃圾桶“下崗”,隨著“升級版”的社區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距離投入日益臨近,良性生態循環將惠及周邊社區。
王家曹村社區一塵不染的胡同,處處透著干凈整潔。
王家曹村一怪:垃圾桶去哪了?
穿過一塵不染的胡同,頓見一道花木扶疏、清水潺潺的木制連廊。10月14日,甫進城陽區夏莊街道王家曹村社區,眼前的這番景象讓心情頓時舒暢起來。
冷空氣剛剛離青,氣溫小有回升,胡同里的陽光正好。七八位老人揀個太陽地兒打起了夠級。看到有人拍照,老人熱情打著招呼,幾句話聊過,話題就來到村容村貌上。“我們這兒干凈吧?你瞅瞅這路,看見有什么垃圾袋子刮過去?”80歲的冷素蘭說這話時一臉自豪。說到整潔,老人意猶未盡,又拉著記者轉了幾條胡同,“你見到一個垃圾桶了嗎?”
社區所到之處竟然沒有一個垃圾桶。“這是咱王家曹村一怪。”冷素蘭老人回憶說,2012年,社區兩委提出要取消垃圾桶,改用更清潔環保的垃圾回收方式。“社區給我們配發了可降解塑料袋。一大早,社區的電瓶車就開到了家門口,收走我家的垃圾袋。”冷素蘭說,這樣的垃圾回收方式省了出門倒垃圾的時間,讓很多老年人格外感到貼心。
垃圾清理是社區兩委成員王正顯分管的工作。“農村社區的垃圾回收是個老大難問題,基本上都是在社區不同位置放置垃圾桶,靠此回收居民家的垃圾。這種方式難以解決二次污染的問題,各種垃圾混在一個大桶里,天一熱臭氣熏天,蚊蟲亂飛,還極易造成灑漏,污染街道。”王正顯介紹,2012年,社區通過黨員議事會、群眾代表議事會,確定了一套新的垃圾回收方式:社區配置四臺微型垃圾車,每戶居民每家配發可降解塑料袋用以裝垃圾,由保潔員每天分三班駕駛垃圾車上門回收。
“沒有垃圾桶,街頭巷尾的臭味沒了,路面上更整潔。我孫子每次回來都說,咱老家比他住的市區更干凈,哪還有以前那個樣子?”既然說到了以前,那以前的王家曹村是個什么樣子?“用我們當地的人話說就是破屋爛舍。街道不是街道,胡同不是胡同,一下雨踩得兩只腳臭烘烘的,沒法走人。”冷素蘭描繪著印象中的舊村容。
居民口中的舊貌絕非夸張,十幾年前,王家曹村環境臟亂差程度在夏莊街道50個社區里是出了名的。2004年開始,社區下決心要徹底扔掉臟亂差的帽子。“只有居住環境美了,老百姓的心態才能陽光起來,大家才有干事兒創業的動力,社區才會看到希望。”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功德說。
那幾年,兩委班子成員每天上班的任務就是帶頭掃大街,這一掃就是三個年頭,雇的拖拉機一天要跑幾十趟,才能把當天的垃圾運出去。歷時三年的大掃除,讓王家曹村社區整潔起來,更主要的是調動了居民愛家、護家的積極性。漸漸地,社區的垃圾少了,辛苦的付出有了成果。
社區辦公室門口掛著青島市愛衛會2006年12月頒發的“青島市衛生村莊”榮譽牌,記錄著王家曹村向美麗鄉村邁出的第一步。
環保有紅包 垃圾變成寶
社區如何處置這些餐廚垃圾?“我們能把它們變成寶貝!”王正顯開起了玩笑。原來,2017年年初,社區正式啟動了自己的餐余有機垃圾處理中心。這個處理中心位于社區北側,日處理能力1噸,能夠以餐廚垃圾為主的有機垃圾等前端分類,加入發酵菌,經過7天厭氧反應,通過生物處理技術轉化為有機肥料等資源化物質,實現有機肥的就地回收、處理與利用。
有了這個寶貝,王家曹村社區的垃圾量有了明顯下降,由每天的一個中轉箱變為一周兩個中轉箱。餐廚垃圾經過處理所產出的有機肥料則用在了該社區的農業觀光園果蔬種植、花木大世界苗木種植。“這可是純度為99.8%的優質氮肥,很受大家的歡迎。”王正顯說,社區算過一筆賬,這些“寶貝”能為種植戶節約1/3的有機肥費用支出,實現了有機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
餐廚垃圾變廢為寶,實現了良性生態循環。然而,王家曹村社區在垃圾分類處理上還有大文章要做。王功德說,王家曹村社區已經投資300余萬元,規劃建設一處集餐廚垃圾處置、農業生產垃圾處置、有害垃圾和再生資源回收、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基地于一體的“靜脈產業園”——王家曹村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
目前,這處處理中心已經基本竣工,按照計劃,整個王家曹村社區要在11月1日正式實現垃圾完全分類處理。單單一個王家曹村社區,將來一天就能有15噸垃圾的處理能力,到時候,居民把家里的酒瓶子、廢紙殼交給社區,將領到比市場價格更高的回收費用。而秸稈等經過處理之后可以變成可燃燃料,用于供熱,夏莊街道的其他社區都將受益于此。
綠水青山 清澈記憶重現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青山綠水,應該是美麗鄉村的“標配”。
夏莊街道位于嶗山山脈西麓,社區多在山間,王家曹村社區東邊就有青山聳立,一條水流從山上流淌起來,路經王家曹村南端。不知從何時起,水流邊的地就成了一片荒地,雜草叢生。后來不斷有人在這里扔垃圾,水流逐漸渾濁,上邊漂流著垃圾,早年間的清澈景象早已經變了樣。
在王家曹村社區兩委的眼中,這條河流格外刺眼。他們下決心要讓這條河流再次清澈起來。自打今年7月份開始,一支施工隊伍通過招標,進駐到河邊,開始了河道亮化工程。
14日下午1時,剛吃過午飯,河流整治工地上就熱鬧起來。十幾位工人正在將一棵棵紅楓栽種到河道兩側。河道已經被拓寬,兩側鋪設了用以美化的塑石,一條景觀河已現雛形。
“這條河道多年未得到維護,河道淤積,整治難度很大。”施工負責人郝宗大回憶,剛開工沒幾天,單單是淤泥,就清理了6000多立方米。“我們設了六道攔水壩蓄住水,讓它四季長流。樹今天已經栽下了。你再看河道邊,欄桿的孔已經打下了,將來還有路燈,晚上燈光往河水里一照更漂亮。到那時,你們晚上也可以在河邊散步。”郝宗大對過來打聽施工進展的兩位老人說。
僅在2017年,社區就投入了30多萬元新栽了180余株苗木,投資60萬元為社區所有綠化帶鋪設了透水磚,力求讓大街小巷沒有一寸裸露的土地。河道亮化更是還原青山綠水的重要一環,河道邊要新建長度450米的道路,并對道路兩側進行綠化配套。對于社區里的采摘園、生態酒店、農家宴的經營者來說,一條依山傍水的景觀路,無疑更是一條“迎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