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進的物聯網、3G、智能視頻、GIS等技術運用到環衛管理工作中,使得環衛正式邁入“現代化環衛”管理隊列中,環衛各方面的管理手段都得到本質提升。
許多人對智慧環衛的理解還停留在基本的車輛GPS定位、視頻監控上,以為安裝幾臺導航儀、配上幾個鏡頭就算得上智慧環衛了。殊不知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像王字與玉字的差別,遠不止這么一點。
我們先來看一下智慧環衛的定義:
智慧環衛是基于當前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全面提高環衛管理能力、居民滿意水平、環境衛生質量為目的,以環衛業務的精益化、智慧化為核心內容,從本質上講,智慧環衛是以創新科技和管理為動力,以智慧決策為根本,以提高環衛服務的附加值和居民生活質量為目標的新型業務形態。
智慧環衛作為新型業務形態,是由一套標準、兩個中心、十大應用構成的完整的現代環衛管理體系,最終提升居民滿意水平、提高環境衛生質量,降低環境衛生運營成本。
——智慧環衛定義由浙江大學、蘇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蘇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聯合權威發布
從技術層面而言,智慧環衛需要綜合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3S等眾多智慧化技術,遠不是GPS、視頻監控所能達到的要求。互聯網技術是智慧環衛的根基,物聯網技術是連接監管主體與客體的橋梁,大數據技術是智慧環衛的大腦,3S技術是智慧環衛最佳展示窗口。
從監管對象來看,智慧環衛監管精細到環衛管理的方方面面,單純以生活垃圾處理為例,從生活垃圾產生點、清運車輛、中轉站到處置終端全流程條線式監管,精細到每個垃圾桶的收集次數、收集時間、剩余容量。可以說智慧環衛監管是全面立體式覆蓋的,車輛位置和作業視頻只是其中最基礎的模塊之一。
就監管方式來看,智慧環衛涉及到包括位置監管、可視化分布、視頻在線、違規預警、實時調度、移動考核、報表生成等諸多應用,為環衛管理人員、監管考核人員、作業公司、市民等多個群體提供專屬應用,不再僅僅局限于特定用戶和特定方式。
就發展前景而言,老舊的GPS定位、視頻監控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環衛管理的精細化需求,定位、監控這類淺層次建設于管理部門而言只是資源浪費,滿足于提供這類服務的企業也終將被市場淘汰。智慧環衛借助云平臺最終對接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總之將智慧環衛單純理解為GPS定位,一是對智慧環衛概念的理解片面,二是墨守成規的固執己見。智慧環衛的推廣需要從心理上打破人們的認知障礙,我們期待一個更加干凈、高效的智慧環衛未來。
(免責聲明:此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作者盡快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