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上合青島峰會讓“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青島走向了世界的舞臺。峰會之后,如何保持城市環境衛生品質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很現實而且很緊迫的問題。
強化組織領導,戮力同心聚合力。
成立了區城管局、區環衛公司兩個層級的行業監管小組,每周召開環境衛生整治調度會議,做到善于發現問題、敢于直面問題、及時溝通解決問題。如針對市民反映強烈的餐飲單位亂倒餐廚垃圾問題,行業監管小組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積極協調街道辦事處、食藥監等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目前,共集中開展聯合執法行動11次,查處分類不達標、違規私拉泔水、拒簽餐廚垃圾協議單位70家。
(召開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例會)
(多部門聯合執法,齊抓共管顯成效)
強化培訓增素質,提升能力促發展。
培訓就是生產力、戰斗力,針對一線環衛職工普遍文化水平偏低的問題,市南環衛實施崗前學習、業務實操、每日例會講評“同步走”培訓計劃,不斷提高環衛工人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技能水平。如對新入職駕駛員實行道路交通法規測試與駕駛員實際操作測試相結合的“雙考”制度,對駕駛員的應知應會、駕駛技能、應急處置能力進行全面考量,確保每位駕駛員合格上崗,做到開安全車、安全開車。
(新入職駕駛員道路交通法規測試)
強化問題導向,“一線工作法”推進責任傳導落實。
市南環衛以問題為導向,將精力沉到一線,問題化解在一線、質效提升在一線,建立健全了“日常巡查、重點檢查、不定期督查”三結合的長效管理機制。各環衛工作站對所管片區每天進行巡查;對于重點區域、重點問題、重點事項由專人負責盯守;公司領導拒當“遙控指揮”、“甩手掌柜”,帶班進行不定時間、路線、內容的督查,對重點環節和突出問題,親上“火線”、帶頭“沖鋒”。
(區環衛公司負責人帶隊對五四廣場、澳門路、奧帆中心周邊進行徒步巡查)
品質為先、細節為王。按照“以克論凈”標準,全面開展太平路、西陵峽路等10條道路的環境衛生整治提升工作,并持續開展香港路、貴州路等6條深度保潔示范路的創建工作,實現以點帶面促提升,最終實現“軸心輻射式發展”。今年以來,城區道路施工多、遺留沙土多,大大增加了人行道的保潔壓力。問題不是攔路虎而是前行的動力,市南環衛勇于創新,積極探索小型機掃車與水車相配合的清洗作業模式,對重點區域人行道開展洗掃作業,打破了以往主要靠人工保潔人行道的常規作業方法,進一步提高人行道沖洗效率及道路保潔的精細化水平。
(小型機掃車與水車沖洗澳門路人行道)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城區生活垃圾收運任務與壓力不斷加重。然而,垃圾收運時影響交通、噪音擾民等問題一直以來難以從根本上得以解決,尤其道路狹窄易堵、作業面積受限、垃圾桶布點分散的區域一直以來都是垃圾收運的重難點。為破解難題,市南環衛勇于創新,進一步優化垃圾收運模式,在珠海及湛山片區進行試點,對具備行車條件的開放式樓院、封閉物業小區等實行進樓院收集的模式。目前已在燕島國際、柏麗瀾庭等封閉式物業小區試點垃圾定時定點、專人專車收運,極大提高了垃圾收運效率。
(珠海二路專家公寓實行小車進院收集)
(湛山櫻花小區實行小車進院收集)
(湛山天林花園小區實行小車進院收集)
為不斷放大“峰會效應開展,市南環衛開展了“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大干60天”的垃圾桶專項整治行動,從根本上解決垃圾桶臟亂、占路、滿溢及桶點周邊落地垃圾問題,消除道路上的“視覺污染”。嚴查、細查,敢于挑“硬刺”。專項整治期間,將巡查重點放在垃圾桶的日常管理上,做到細查問題、嚴查整改,同時,對于檢查發現的問題,不定期進行復查,避免問題回潮或反彈。
(日常加大垃圾桶管理工作方面的巡查)
巧干、實干,勇于除“頑疾”。進一步壓實責任,強化垃圾桶管理,集中力量解決垃圾桶沖洗力度不夠、桶點垃圾清理不及時等突出問題。巧干提效率,利用升級改造后轉運站的刷桶功能,全面開展垃圾桶集中沖洗作業,利用高壓沖洗設備,有效清除垃圾桶外表和內壁附著污漬和油污,加強對桶蓋、桶沿和桶底殘留重污漬沖刷力度,避免沿路沖洗垃圾桶造成的二次污染。實干出成效,嚴格落實責任,桶點少量生活垃圾由道路保潔人員負責清理,做到即有即清,確保垃圾桶點周邊衛生潔凈。
(利用垃圾中轉站升級后刷桶功開展垃圾桶集中沖洗作業)
(免責聲明:此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作者盡快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