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打造綠色宜居山東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在介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情況時,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曉海表示,自從2019年1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確定在博山區、鄒城市、榮成市、鄆城縣、單縣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以來,山東各地積極開展試點工作,形成了可復制、可借鑒的先進經驗。截至目前,5個試點縣(市、區)有67個鄉鎮(街道)、2304個行政村啟動垃圾分類,覆蓋率分別為74.44%、75.54%。5個試點縣(市、區)規劃建設配置分類垃圾桶60.99萬個、分類運輸車1053輛,建設垃圾中轉站約112個。
在6月2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曉海介紹,我省是最早開展農村垃圾分類工作試點的省,成立了廳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組,強化全省面上工作統籌推進和督導落實,組織召開試點工作座談會、推進會和現場會,及時掌握情況,加快推進工作。
垃圾分類模式初步確立。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指導試點市、縣結合實際,完善實施方案,明確分類模式。榮成市探索實行“一次四分法”,即“有害、可回收、可燃、不可燃”4類。此外,積極推進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置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垃圾末端處理體系,提升分類處理能力。
下一步,山東將加大政策支持保障,擴大農村垃圾分類試點范圍。按照省《指導意見》要求,目前我省又新確定第二批示范縣(市、區),進一步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