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日照市煙臺路旁,一座青黛色的屋頂、彩繪著環保圖案墻面的小木屋,在樹木的環繞下,儼然成了喧囂道路旁的一處風景。殊不知,這座顏值高的小“綠屋”,其實是煙臺路上的一處公共廁所。
在人們印象中,“又臟又亂、異味彌漫”往往是公廁的代名詞,緣何日照市的公廁會有如此高的“顏值”?公廁換新顏,還得從近年來日照市打造的公廁說起。
公共廁所是對外展示城市形象、體現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為了管理好“高顏值”公廁,打造好這張靚麗“名片”。近年來,日照市著力于公廁改造,傾力打造有人情味、花香味、文化味的“三味公廁”。
像煙臺路“高顏值”公廁并非個例,每個廁所外觀造型各有千秋,周邊種滿了花草苗木,邁進公廁大門便可聞到淡淡的香味。公廁內不僅干凈整潔,還配備了綠色植物,鋪設了集美觀、大方、耐臟、易擦拭、防滑等功能于一體的全瓷地面磚,公廁門口還張貼有環保對聯,外觀造型都“別致”了起來。
公廁的外觀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這樣才能體現城市的細節之美。高標準的裝修、人性化的衛生設施不僅提升了公廁檔次,而且方便了市民使用,易于保潔員清潔。除了外觀,公廁內部設施也進行了重新改造,感應式節水便器、高低洗手池、待客椅等設施一應俱全,“第三衛生間”,成人坐便器、洗手盆、可折疊嬰兒護理臺等也進一步解決了部分老年人和兒童如廁“尷尬”問題。該公廁實行了新技術,化糞池采用AO+接觸氧化法處理工藝,廁內供電采用太陽能電池板發電,蹲坑異味設置收集罩收集,公廁墻體砌筑材料采用光大焚燒廠垃圾焚燒后的廢棄物經過回收再利用加工制作成的建筑材料,男女廁內地面排水按1.5%坡度排向蹲便器,廁內給水設置2套供水系統,這一系列的改進,使小小的公廁擁有了酷炫“神”功能。
公廁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縮影,如廁是否方便,廁所是否衛生,不僅關乎市民的需求,也體現著城市的面貌和形象。日照市將繼續在公廁建設和管理上傾注工匠精神,下足繡花功夫,使公廁具有人性化服務設施和文化創意設計及生態環保等理念,讓市民“找得到、進得去、蹲得下、留得住”,給廣大市民、游客提供一個干凈整潔的如廁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