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大民生。《青島市農村公廁建設改造實施方案》于近日正式印發,明確今年新建農村示范公廁100座,實現300戶以上自然村公廁全覆蓋。目前,新建農村示范公廁已開工46座,開工率近一半。農村改廁“三分建、七分管”。
在今年的市辦實事中更明確提到,要鞏固農村“廁所革命”成果,推動農村改廁后續管護規范升級,建設管護服務站100個、糞污處理設施40處,覆蓋村莊2400個。截至目前,全市200個村莊已經啟動實施將廁所糞污納入城鎮管網處理;建成管護服務站100個;建成糞污處理設施30處,覆蓋1800個村。
為健全農村改廁后續管護長效機制,按照“4+N”方式分類推進規范升級,進一步完善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資金、有監督的“五有”后續管護長效機制。2020年底前累計160個村莊要啟動實施將糞污納入城鎮管網進行處理,計劃建設農村改廁管護服務站100個、糞污處理設施40處。組織各區市推進農村改廁智能管護平臺建設,用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水平。目前,7個涉農區(市)已全部完成管護平臺軟件構建,完成管理人員培訓和信息錄入,正在對車載設備和監控設備進行安裝調試。
推進農村公廁建設,2020年計劃建設改造新建農村示范公廁100座,目前,已開工46座,開工率46%,其他正在開展設計、招標等前期工作。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爭取市級財政2020年列入農村改廁后續管護獎補資金800萬、農村公廁建設獎補資金500萬,用于支持農村改廁后續管護和農村公廁建設。聯合市財政局出臺《青島市農村改廁后續管護獎補資金管理辦法》(青建辦字〔2019〕85號),加強和規范后續管護獎補資金管理。